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几种人:我是上面所说的第三种人。在工作中,我慢慢地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开始网上搜寻学习各种学习方法、各种GTD管理理论、各种APP管理工具。
1,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想不明白,但是却自以为是自信满满的跳来跳去听不进任何意见一言不合就暴跳如雷的人;
2,很多东西都不会很多东西都想不明白,自己也知道自己几把刷子却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没心没肺的傻呵呵的活着的人;
3,很多东西都不会很多东西都想不明白,自己知道自己几把刷子所以很有危机感每天到处想办法学习进取活的很辛苦的人;
4,很多东西都轻松应对很多事都看得开,精神解脱身体健康物质充裕所以理所当然的没心没肺乐呵呵活着的人;
5,很多东西都轻松应对很多事都看得开,精神解脱身体健康物质充裕但是仍然在通往自己理想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寻求终极解脱苦中有乐的人。
很多参加大脑密码训练的都是第三种人,通过练习,一部分人变成第四种人,一部分变成了第五种人,也有一部分看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巨大差距后直接变成了第二种人。不过我们这四种人都经常被第一种人“教训”。
“月大,为什么你不请一些客服呢?一直每天这样问答不辛苦吗?”可能有一些人觉得几百块上千块的一套软件贵,但换个角度看看,一个在速读方面大师级的人物没有时间期限的指导,这真真不知道我捡了什么鬼的运气才能碰到的。
“大脑密码的核心训练部分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如果指导过程中有一些偏差,那实际训练起来可能会差个十万八千里。”
在大脑密码的各个训练中,其实都没有那么复杂,核心的要点,就是那么一两句话,然后去体会,去反复重复就行了,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上面这段话是12年大脑密码论坛中的一个帖子,我是“理论家”,所以我深有感触。
这就是一个时间问题。华而不实的东西,没有多少生命力,特别是对于这类训练用的东西。越简单却是越不简单,因为其中没有必要的、累赘的东西已经在实践中被淘汰掉了,而剩下来的就是精华。
很多朋友往往不注意这些,他们选择训练用软件或者课程的时候,更加注重的是训练包含的范围是不是很广,是不是有很多训练项目和教程,甚至包装是不是精美等等,殊不知这正是哗众取宠,底气不足的表现。因为没有精华,所以只能充数。
在大脑密码的训练指导中,我也有一个感觉:越懂得多的人,训练效果越差;对思维,速读等没接触过或者一知半解的人,训练效果反而要好。
原因就是,懂得多的人,往往看不起那简单的一两句话的核心要点,他们会加上自己的理解。在实际指导中,我反反复复的重复的都是核心要点,但是每次把要点对他们说的时候,他们都能想出另外的解释和方法,甚至连佛教中的东西都会加上,每次和每次的想法都不一样。
这样,虽然是同一个训练,其训练方法却是三番五次的改变。但是这些训练核心要点却是经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是最简单有效的。而加上自己创造的东西,哪怕就是很少的一些,都可能让训练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背道而驰。往往经过很长时间,他们在发现自己走了很多的弯路,他们的懂其实是不懂,后悔不迭。
反观那些对于思维、速读训练中没有多少基础的人,他们看到那些简单的训练要点就会认真的执行去做,去体会,然后很快的突破,甚至两三个星期达到一目五六行的阅读效果。
力量集中于一处才是最大的,如果分散开,一打一大片,往往一个也搞不定。 大脑密码训练,终究是训练,所以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训练短期见效,持续提高的都是在不停的训练的人,在训练中找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获得提高。
但是参加训练的,还有很多“理论家”。他们在训练之前,往往就是先去主观臆测训练的成果或者会遇到的问题,越想越多,指导也没用,直到把自己绕糊涂也不愿意去亲自试一试。当别人取得很好的成绩之后,他们还在那里梳理,整理头绪,而就不肯去跨出一步去试试。 所以,说了半天,大脑密码训练就是一句话,按照训练要点,去做就能成功。
速读训练效果:一目一页;
记忆力训练效果:一目一页;(经过训练一般能记住全书的百分之八十,百分百需要付出成倍的汗水)
脑力训练效果:思维能力如光似电,无声思维由闪念串成,任何问题都能瞬间给出答案(或是灵感、指引),可以在脑海里构思各种图像、结构、场景(有点像特斯拉的能力,但特斯拉是在日常中也能办到,我是要在大脑密码训练的“放松”状态下才能做到)。
作者:大脑密码学员:云翅膀 来自知乎